返回
首页
区情
介绍

北关区区情简介

北关区位于安阳市区东北部,是安阳的核心城区,面积89平方公里,下辖1个镇、9个街道,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42个社区,70个行政村,常住人口31.3万。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182.5亿元,增长4.5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4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103亿元,增长8.6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.16亿元,同比增长6.4%。
  近年来,北关区严格落实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决策部署,深入开展“投产达效年、招商引资年、安全发展年”行动,奋勇争先,五区并进,全面推进全省现代化强区建设。 创新驱动日益强劲。安阳市唯一一家省级实验室“蓝天实验室”揭牌成立,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14家,市级研发平台达到38家。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4家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、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5家。 产业转型持续优化。纺织服装“五园”加快建设,印花产业园、童装产业园建成投产,染整产业园即将投产,产城融合示范园、织布产业园加快建设,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效应显现。无人机产业抢占新赛道,建成320亩的无人机产业园,建成了5G泛在低空测试基地、无人机电磁兼容实验室、半开放式民用无人机动态检测风洞、标准化无人机试飞场、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,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实验区、河南省民用无人驾驶中试基地。风电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,金风科技产业园、中复连众三期加快建设投产,初步形成涵盖风电叶片、风电机组、叶片辅材的“大风电”发展格局。建筑业蓬勃发展,引进培育建筑企业580家,建筑业总部一期建成运营,二期建成后可容纳500家限上建筑企业。 改革开放深化拓展。对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184项主题联办事项实现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下沉街道(镇)、社区(村)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优化。打造“政策更优、服务更好、保障更全”的投资环境,中国航天科技产业园、产城融合示范园、中建材风电叶片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北关。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。教育领域持续扩容提质改革,荣获全省首批“五育”并举试验区、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。创新打造了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办综合养老服务中心”养老服务新模式。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,连续8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,社会大局持续稳定。

2024年8月

洹河

洹河,又名安阳河,古称洹水,是安阳境内一条古老而重要的河流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,就有“戊子贞,其咬于洹泉”的字名,这说明洹河见之于文字记载,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。 洹河,发源于林虑山,流至林州市的横水后潜入地下,潜流到安阳县善应露出地面。善应村头的百亩泉水,串串腾升,即是“遏横而入,逢善便击”的洹水。洹河东流入内黄至范阳口入卫河,全长约170公里。 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,她孕育了安阳儿女,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,洹河又是战略要地。直至现在,洹河对安阳的经济、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仍起着重大作用。

2024年8月

中国文字博物馆

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——河南省安阳市,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、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,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,全国科普教育基地,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 中国文字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世界文字为背景,以汉字为主干,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,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,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。展览以详实的资料、严谨的布局、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、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,同时反映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,具有普及性和学术性双重使命。中国文字博物馆分两期建设,已于2009年11月16日建成开馆的一期工程占地81亩,建筑面积22700平方米,包括主体馆、字坊、广场等。已开工建设的续建工程占地175亩,建筑面积68300平方米,包括文字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和文字文化演绎体验中心等。续建工程完成后,中国文字博物馆将成为功能完善、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知识型、信息型博物馆,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。

2024年8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