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关区位于古都安阳东北部,是安阳的核心城区。区域总面积92.9平方公里,下辖1个镇、9个街道办事处,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,42个社区、70个行政村,常住人口31.26万。
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早在中商时期,北关地域属商都畿内地。北魏天兴元年(公元398年)筑安阳城于北关境内,后为历代安阳城要地,是安阳最早的建制区之一。
现存不可移动文物75处、非物质文化遗产35项,袁公林、明义士故居、相州瓷窑遗址、开元寺遗址、安阳桥、洹上村等文化古迹星罗棋布;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公林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墓园,
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全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,古城风韵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、熠熠生辉。
区位优越,交通体系发达。地处中原腹地,是安阳市、河南省的北大门,京港澳高速、京广铁路、107国道等国家交通动脉穿境而过,西北绕城高速是城市快速主通道、区域交通枢纽的重要连接。
500公里半径内有5亿消费人口,距天津、青岛、连云港等港口500公里,距新郑国际机场180公里、红旗渠机场和邯郸机场30公里。火车站、汽车站均在辖区内,人民大道、解放路、中华路等城市主干道纵横交织,
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。
宜居宜业,生态环境优美。安阳的母亲河——洹河横贯东西,碧波荡漾、亭台林立,水相依景相连,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。城市绿化覆盖率43.04%、绿地率37.81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.94平方米,
推窗见绿、出门见园,生态宜人。城乡建设日新月异,城镇化率90.22%,供排水、电力、通讯管网等配套设施完善,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。
产业集聚,经济蓬勃发展。形成了高端纺织服装、无人机产业集群。现有纺织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6000余家,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印染示范园,是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、中国童装名城。
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,以蓝天实验室为引领,以无人机产业园、低空经济产业园为依托,以《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4-2027年)》《低空经济产业空间布局规划》为方向,
推动无人机年产值达10.4亿元,开发14项无人机城市应用场景,45项科技转化成果投入生产。建筑业、现代服务业繁荣,集聚了印象汇、欧蓓莎、天贸大厦等知名品牌和商业综合体。
社会和谐,服务体系完善。教育、卫生、文化等社会事业发达,教育名校汇聚,拥有国家级名校人民大道小学、省级名校自由路小学等;医疗卫生资源丰厚,有市人民医院、中医院、地区医院等6家三级甲等医院;
社会综合保障体系完善,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实现全覆盖,金融、通讯、餐饮、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齐全。
2025年2月
洹河,又名安阳河,古称洹水,是安阳境内一条古老而重要的河流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,就有“戊子贞,其咬于洹泉”的字名,这说明洹河见之于文字记载,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。 洹河,发源于林虑山,流至林州市的横水后潜入地下,潜流到安阳县善应露出地面。善应村头的百亩泉水,串串腾升,即是“遏横而入,逢善便击”的洹水。洹河东流入内黄至范阳口入卫河,全长约170公里。 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,她孕育了安阳儿女,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,洹河又是战略要地。直至现在,洹河对安阳的经济、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仍起着重大作用。
2025年2月
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——河南省安阳市,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、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,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,全国科普教育基地,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 中国文字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世界文字为背景,以汉字为主干,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,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,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。展览以详实的资料、严谨的布局、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、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,同时反映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,具有普及性和学术性双重使命。中国文字博物馆分两期建设,已于2009年11月16日建成开馆的一期工程占地81亩,建筑面积22700平方米,包括主体馆、字坊、广场等。已开工建设的续建工程占地175亩,建筑面积68300平方米,包括文字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和文字文化演绎体验中心等。续建工程完成后,中国文字博物馆将成为功能完善、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知识型、信息型博物馆,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。
2025年2月